世界上诸多的国家常把中国当作简单的廉价劳动力市场,作为低成本的产品加工地。但是聪明的中国人能在持续的加工过程中总结积累国外的服装设计经验,挖掘中国人自己的服装感触,从而创造自己的品牌。
服装品牌的不断升级
中国服装也不断走向国际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譬如,福建石狮的服装业一直是我国服装产业的领军基地,无论在年产值、进出口额,还是品牌建设,都一直奔跑在产业阵地的前沿,目前已是中国休闲服装的产业基地。石狮更注重多元化的发展,不仅在休闲服的生产上做出表率,布料也引领着中国休闲面料时尚潮流。
丝绸之争
丝绸遭遇战
相对服装产业的迅速升级,丝绸生产、出口似乎并不那么顺利。06年对中国丝绸出口打击最大的就是印度的丝绸反倾销案,虽然终极裁决已经完毕,但是它所造成的后续影响却仍然存在。反倾销、创新少、成本高,让中国的丝绸产业不断遭遇拦路虎。
一度过度的美棉进口,让我国众多棉农、棉花生产销售企业频临绝境。然而品牌的概念却足以让美国棉花在中国市场肆意横行。应该说美国人是聪明的,早在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打出了美国棉的诸多品牌,让白花花软绵绵的棉花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在这个品牌认知度不断提升的时代,这种品牌战略是很有攻击力的。
同理,为何我国丝绸出口没有产生自己相应的品牌呢?单纯靠着低价、量足、质量好是否真能立足国际市场?答案是明确的。品牌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不仅能保护、弘扬自己的产业文化,更能作为三角支架强有力的支持着产业的发展。
丝绸买卖早在百年前就已经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之路,何故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缺乏有力的、知名的品牌支持?
服装品牌的不断确立、发展、升华注定了面料、辅料等相关品牌的诞生。我们关注成衣品牌的发展,同样瞩目着原料品牌的完善。让我国的服装产业链真正的不再为他人做嫁衣...
全文仅限小编个人见解,欢迎有识之友指导沟通!